寧夏打造司法為民實踐品牌

4月2日,自治區司法廳印發《“司法為民”品牌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提出打造“立法為民”“全民普法”“塞上楓橋”“智慧公法”“人民律師”5個品牌,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活動成果,提升司法為民品牌影響力和司法為民水平。
“立法為民”惠民生,堅持開門立法,充分發揮基層立法聯系點和司法所在征集立法項目和征求立法草案意見中的作用,不斷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工作途徑。注重突出地方立法特色,通過立法合理安排、協調改革發展中的各方利益,使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全民普法”聚民力,扎實推進“八五”普法,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充分發揮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對全社會的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寧夏法治”等新媒體深度融合,加強黃河法治文化帶示范項目建設,深化全區“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帶動基層群眾法治素養提升。
“塞上楓橋”解民憂,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訴調對接”“警調對接”“訪調對接”,積極打造“塞上楓橋”調解品牌,最大限度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智慧公法”紓民困,全面推廣應用寧夏“智慧公法”公共法律服務管理調度平臺運行工作,加快推進公證等相關法律服務“進駐”。以“12348寧夏公共法律服務網”為統領,打通各業務系統和信息化平臺,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建立“12348”熱線平臺與“12345”政府服務熱線、“110”指揮中心等聯動機制,提供365天“不打烊”的法律咨詢熱線服務。
“人民律師”暖民心,充分發揮律師在法治建設中的作用,積極參與村居法律顧問等法律服務工作,積極引導律師做好涉及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等領域的法律服務,尤其是做好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工作,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立足司法行政‘一個統籌、四大職能’工作布局,提升司法行政特色亮點品牌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力爭培樹一到兩個在全國有影響、叫得響的司法為民品牌,推動和提升我區司法行政系統各項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再上新臺階。”自治區司法廳負責人說。(記者 馬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